5.周
周姓起源
①以王朝名为姓氏说:东周的最后一位天子及其王族成员被贬为平民,当地的百姓提到他们时总称其为“周家”,久而久之,他们的后代便以“周”为姓。
②因避讳改姓说:唐玄宗时期,为了避讳皇帝李隆基的名字,长安中的姬姓族人改姓为“周”。
周姓名人

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

晋朝时弃恶从善的周处

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周敦颐

现代文学家、思想家周树人(鲁迅)
名人故事
周瑜打黄盖
赤壁之战的时候,周瑜需要一名忠诚的臣子诈降,正当周瑜为这个人选头疼时,黄盖出现了。
一天,周瑜将众多将领召集起来,命令众人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。这时,黄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,他说:“我们应当主动出击,如果无法战胜的话,就是有再多的时间,那也无济于事,倒不如早早投降。”
周瑜听了暴跳如雷,他命令侍卫将黄盖拖出去重打一百脊杖。其实,这就是周瑜与黄盖商议好的“苦肉计”。
随后,曹操安插在吴军中的探子将周、黄不和的消息传给了曹操。而黄盖也让自己的好友阚泽带着自己的投降书到了曹营。
由于周瑜安排得天衣无缝,黄盖也确实被打得很惨,所以就连曹操也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当,接受了黄盖的诈降。
赤壁之战爆发后,周瑜成功地用火烧杀了曹操无数士兵,令曹操元气大伤,短时间内无力发起战争,从而保全了吴、蜀联盟。
6.吴
吴姓起源
①以国名为姓说:周朝初年,太伯、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,其后裔受封于吴,建立起强大的吴国。后世吴姓子孙多将太伯、仲雍尊为的姓始祖。
②以地名为姓说:相传,在虞地有一支舜的后代,因为当时“虞”与“吴”古音相同,字形相近,所以舜的这支后代便以“吴”为姓。
吴姓名人

秦末农民领袖吴广

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

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
名人故事
吴广揭竿起义
公元前209年的一天,一个九百多人的民夫队伍被押往边疆防卫,其中的吴广和陈胜被任命为屯长。
当队伍到达大泽乡附近时,大雨倾盆,眼看着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了。按照当时的秦朝法律,如果不能按时到达,队伍里的人将全部被砍头。
陈胜和吴广商量说:“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,如今迟到也是死,起义也是死,同样都是死,为何不死得轰轰烈烈呢?”
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大伙的拥护,吴广和陈胜在众人的帮助下杀了两名差官,向大泽乡进军。
他们还决定用公子扶苏和原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去攻打各地,广收士兵。
很快,全国各地纷纷响应,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大,终于对秦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。
他们的精神鼓舞了人们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,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7.郑
郑姓起源
①以国名为姓说:公元前375年,郑国被韩国灭亡后,郑国残余的王室族人为了纪念故国,就由“姬”姓改为“郑”姓。
②帝王赐姓说:清朝时,皇帝赐给部分蒙古族“郑”姓。
郑姓名人

东汉经学家郑玄

元代杂剧家郑光祖

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郑板桥
名人故事
明代航海家郑和
郑和,本姓马,小字三保,也作三宝。明代伟大的航海家、外交家。郑和起初在燕王朱棣府侍奉燕王,后来因起兵有功,累升为内宫监太监。
明成祖朱棣登基后,命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。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启程,先后到达占城、爪哇、旧港、苏门答腊、古里、锡兰等国。返航途中,再经旧港,酋长陈祖义抢掠商旅,郑和想招陈祖义归降,陈祖义诈降,而阴谋抢劫郑和船队。郑和事先得到消息,将计就计,大败陈祖义,将他押至朝廷斩首,郑和因此受到成祖的嘉奖。
郑和每次出使,都是以明朝使臣身份向各国赠送礼品,并进行贸易往来。吕宋、马来西亚、锡兰等国国王都曾随郑和船队回访过中国。郑和每次都成功完成出使任务,诸国使者前往中国朝贡络绎不绝,实现了成祖“宾服四夷”的愿望。
8.王
王姓起源
①以身份为姓说:周灵王时,太子晋因为直谏获罪,被贬为平民,太子晋的儿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,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,便称其为“王家”。从此,这支族人就以“王”为姓。
②帝王赐姓说:王莽建立新朝后赐一部分人“王”姓。
王姓名人

晋代书法家王羲之

唐代诗人王维

北宋文学家、改革家王安石
名人故事
昭君出塞
汉元帝时期,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汉请求和亲。汉元帝不愿将自己的女儿远嫁,于是下令在宫女中选出一人赐予呼韩邪。
宫女们都不愿意远嫁塞外,除了一位着叫王嫱的宫女,她又名昭君。呼韩邪看到昭君不仅貌美如花,而且十分有见识,他很高兴,便带着王昭君返回了匈奴。
虽然在匈奴的生活非常艰苦,但昭君毫无怨言地坚持了下来。她一面劝单手以和为贵,尽量避免战争,一面又用中原的文化教导众人,很快就在当地人们心中有了较高的威望,成了单于的贤内助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若有错误敬请指正。
点击在线免费取名–天赐佳名网
天赐佳名网,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网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cjm88.com/132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