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公元前196年,汉初名将韩信刘邦的老婆——吕雉所诛杀,至此,帮汉高祖刘邦打下半个江山的一代名将就此陨落,年仅36岁。

韩信是淮阴人,淮阴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淮阴区,他出身低微,后来投靠汉王刘邦,率军出陈仓、定三秦、擒魏、破代、灭赵、降燕、伐齐,直至垓下全歼楚军,无一败绩。被后人奉为“兵仙”“战神”。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《史记》中,专门为韩信写了一篇列传——《淮阴侯列传》,记录了韩信短暂而辉煌的一生。谁知,韩信身后因他而流传下来30多条成语,至今活在汉语中,是“创造”成语最多的人。下面,左右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。

01 一饭千金

韩信小时候家贫,没人推荐他去当官,他没有经商谋生的本领,所以就经常依靠别人的接济糊口度日,因而许多人都讨厌他。有一段时间,韩信来到淮阴城下钓鱼,河边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质衣物,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,就拿出她带的饭给韩信吃。几十天都如此,直到衣物漂洗完毕。韩信很高兴,对这位大娘说:“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。”大娘生气地说:“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,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,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?”

后来,韩信率领大军打败项羽,在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正月,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,建都下邳。韩信到了下邳,就召见了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,赐给她黄金千金。“一饭千金”的成语就是这么得来的。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韩信(影视剧照)

02 胯下之辱

韩信还未发达时,喜欢佩剑游走街头,当时淮阴地区有个年轻屠夫,侮辱韩信说:“你虽然长得高大,喜欢带刀佩剑,其实是个胆小鬼。”又当着众人的面侮辱他说:“你要不怕死,就拿剑刺我;如果怕死,就从我胯下爬过去。”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,一声不吭,低下身去,趴在地上,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。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,认为他胆小。

后来,韩信为楚王时,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、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那个年轻屠夫,并任用他做了中尉,同时告诉将士们说:“这是位壮士。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,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?杀掉他没有意义,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。”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胯下之辱

03 推陈出新

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,刘邦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,就是管理粮仓的一个小官。在管理粮仓时,韩信提出了“推陈出新”的管理办法,就是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,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,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,这样就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,从而使蜀中粮仓中的粮食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。这就是“推陈出新”,到了后世,引申出的含义是,去掉旧事物的糟粕,取其精华,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。

04 国士无双

韩信投奔刘邦后,因为没有什么名声,开始只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。由于犯法被判处斩刑,和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被杀了,轮到韩信时,他抬头仰视,正好看见滕公(夏侯婴,时为刘邦的车夫),高声说到:“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?为什么要斩壮士!”滕公听到他的话不同凡响,见他相貌堂堂,就放了他。和韩信交谈,很欣赏他,滕公把这事报告给汉王,汉王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。后来,韩信又认识了萧何,并多次跟萧何谈话,萧何发现他是一位奇才,就向刘邦举荐,但刘邦没有重视。到达南郑后,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。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,汉王不任用自己,也就逃走了。

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,来不及报告汉王,亲自追赶他。追回韩信后,刘邦质问萧何:“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,你没去追一个;却去追韩信,为什么?”萧何说:“诸将易得耳。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王必欲长王汉中,无所事信;必欲争天下,非信无所与计事者。顾王策安所决耳。”意思是那些将领容易得到。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,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。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,自然用不着韩信,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,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。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。“国士无双”来源于此,这也是“萧何月下追韩信”的故事。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萧何月下追韩信

05 匹夫之勇

06 妇人之仁

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,刘邦问韩信:“丞相多次称道将军,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?”韩信重点分析了主要对手项羽的为人:“项王暗噁(wù)叱咤,千人皆废,然不能任属贤将,此特匹夫之勇耳。项王见人,恭敬慈爱,言语呕呕,人有疾病,涕泣分食饮,至使人有功,当封爵者,印刓(wán)弊,忍不能予,此所谓妇人之仁也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项王震怒咆哮时,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,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,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。项王待人恭敬慈爱,言语温和,有生病的人,心疼得流泪,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,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,该加封进爵时,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,舍不得给人,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。

07 传檄而定

刘邦问计于韩信,韩信回答刘邦说:“且三秦王为秦将,将秦子弟数岁矣,所杀亡不可胜计,又欺其众降诸侯,至新安,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,唯独邯、欣、翳得脱,秦父兄怨此三人,痛入骨髓。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,秦民莫爱也。大王之入武关,秋毫无所害,除秦苛法,与秦民约,法三章耳,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。于诸侯之约,大王当王关中,关中民咸知之。大王失职入汉中,秦民无不恨者。今大王举而东,三秦可传檄而定也。”

把这段话翻译一下,大概意思是:项羽分封的三个王,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,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,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,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。到达新安,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,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以留存,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。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,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,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。而大王进入武关,秋毫无犯,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,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,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。根据诸侯的约定,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,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,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,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。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,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。”

“传檄而定”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

08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

秦末,项羽灭了秦朝以后,自封为西楚霸王,封刘邦为汉王,背叛了谁先攻入咸阳谁为王的约定。刘邦对此极为不满,后在诸将劝说下,才领兵进入川中,沿途还烧了进出巴蜀的栈道。

汉元年(前206年)十一月,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,决计出南郑(今汉中市东)袭占关中(指函谷关以西地区),东向与项羽争天下,楚汉战争随之爆发。

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,以曹参樊哙为先锋,利用秦岭栈道已被汉军烧毁,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机,采取韩信的明修栈道、暗渡陈仓之计,派樊哙、周勃率军万余虚张声势地抢修栈道,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,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,翻越秦岭,袭击陈仓(今陕西宝鸡,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)。章邯从废丘(陕西兴平东南)仓促率军驰援陈仓,被汉军击败,逃至废丘、好峙(陕西乾县东),汉军分路追击,在壤东(陕西武功东南)、好峙两地再败雍军,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。尔后,连续作战,分兵略地,迅速占领关中大部,平定三秦之地。

09 拔旗易帜

10 背水一战

11 置之死地而后生

这三个成语的产生源于历史上著名的井陉(xíng)之战。

汉高祖二年(前205年)十月,韩信统率汉军越过太行山,对赵国发起攻击。赵王歇、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集结大军在井陉口防守。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,在它的西面,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,易守难攻,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动。

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,居高临下,以逸待劳。赵军主帅陈余手下的广武君李左车,向陈余认真地分析了敌情和地形:韩信越过黄河,实施外线作战,前段时间俘虏了魏王豹、夏说,并乘胜进攻赵国,士气旺盛,“其锋不可挡”,所以赵军必须暂时避开汉军的锋芒。但是汉军也存在着弱点:主要为汉军的军粮必须从千里以外运送,补给困难。井陉口道路狭窄,车马不能并行,因此汉军粮秣输送一定滞后不济。因而李左车向陈余建议:由他带领奇兵3万人马从小道出击,去夺取汉军的辎重,切断韩信的粮道;由陈余本人统率赵军主力深沟高垒,坚壁不战,与韩信军周旋相持。

然而,赵军主将陈余却拘泥于“义兵不用诈谋奇计”的教条,认为韩信兵少且疲,号称数万,实际上不过数千,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,已经极其疲惫。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,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,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,断然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。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,非常高兴,当即制定了出奇制胜、一举破赵的良策。

韩信指挥部队开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寨。到了半夜,韩信挑选了2000名轻骑,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色旗帜,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潜伏下来,准备乘隙袭占赵军大营,断敌归路;他又派出1万人为前锋,乘着夜深人静、赵军未察之际,越过井陉口,到绵蔓水东岸背靠河水布列阵势,以迷惑调动赵军,增长其轻敌情绪。

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,无路可以退兵,都禁不住窃窃哂笑,因为兵法上明确规定,布阵要“右倍山陵,前左水泽”,而韩信置兵于“死地”,根本不懂得用兵的常识。

天亮之后,韩信亲自率领汉军向井陉口东边的赵军进逼过去。赵军见状,果然离营迎战。两军戈矛相交,厮杀了一阵后,韩信就佯装战败,让部下胡乱扔掉旗鼓仪仗,向绵蔓水方向后撤,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部队迅速会合,赵王歇和陈余见汉军被击败,岂肯轻易放过机会,于是就挥军追击,倾全力猛攻背水阵,企图一举全歼汉军。

正所谓“兵士甚陷则不惧,无所往则固,深入则拘,不得已则斗”,汉军士兵看到前有强敌,后有水阻,无路可退,所以人人死战,个个拚命,赵军的凶猛攻势就这样被抑制住了。这时,埋伏在赵军营垒翼侧的汉军二千轻骑则乘着赵军大营空虚无备,突然出击,袭占赵营。他们迅速拔下赵军旗帜,插上汉军红旗。

赵军久攻背水阵不下,陈余不得已只好下令收兵。这时赵军才猛然发现自己大营上插满了汉军红色红旗,老巢已经易手。这样一来,赵军上下顿时惊恐大乱,纷纷逃散。占据赵军大营的汉军轻骑见赵军溃乱,当即乘机出击,从侧后切断了赵军的归路;而韩信则指挥汉军主力全线发起反击。赵军仓皇向泜水方向败退,被汉军追上,全部歼灭,陈余被杀,赵王歇和李左车束手就擒。

背水列阵,拔帜易帜,置之死地而后生,这是韩信灵活用兵,出奇制胜的典型战例,书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。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韩信(影视剧照)

12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

语出《史记?淮阴侯列传》,汉赵井陉之战结束后,赵将陈余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被汉军抓住去见韩信。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,请他面向东坐,自己面向西对坐着,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。韩信请教攻燕、伐齐之计,广武君曰:“臣闻‘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’。故曰‘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’。顾恐臣计未必足用,顾效愚忠。”这句话的大意是说,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,总会有一次失误;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,总会有一次收获。

13 金石之交

14 解衣推食

楚汉战争中,韩信在齐国水淹项羽大将龙且,致使齐国失利,龙且战死,使项羽非常恐慌。他派盱眙(xū yí)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,三分天下称王齐地。

武涉对韩信说:“天下共苦秦久矣,相与戮力击秦。秦已破,计功割地,分土而王之,以休士卒。今汉王复兴兵而东,侵人之分,夺人之地,已破三秦,引兵出关,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,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,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!且汉王不可必,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,项王怜而活之,然得脱,辄倍约,复击项王,其不可亲信如此。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金石交,为之尽力用兵,终为之所禽矣。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,以项王尚存也。当今二王之事,权在足下。足下右投则汉王胜,左投则项王胜。项王今日亡,则次取足下。足下与项王有故,何不反汉与楚连合,参分天下王之?今释此时,而自必于汉以击楚,且为智者固若此乎!”

韩信谢绝说:“臣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,言不听,画不用,故倍楚而归汉。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,我倍之不祥,虽死不易。幸为信谢项王!”

“金石之交”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。“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”,意思是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,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,形容对人热情关怀,后来演化出成语“解衣推食”。

15 肝胆照人

16 乡利倍义

武涉走后,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胜负的关键在于韩信,想出奇计打动他,就以看相的身份规劝韩信:“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。足下为汉则汉胜,与楚则楚胜。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参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夫以足下之贤圣,有甲兵之众,据强齐,从燕、赵,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,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

韩信回答说:“汉王遇我甚厚,载我以其车,衣我以其衣,食我以其食。吾闻之,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!”

后世演化出“肝胆照人”的成语,比喻以真心相见。“乡利倍义”比喻趋向势力,违背正义。

17 功高震主

18 不赏之功

19 略不世出

蒯通劝韩信自立,说:“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盖天下者不赏。臣请言大王功略:足下涉西河,虏魏王,禽夏说,引兵下井陉,诛成安君,徇赵,胁燕,定齐,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,东杀龙且,西乡以报,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,而略不世出者也。今足下戴震主之威,挟不赏之功,归楚,楚人不信;归汉,汉人震恐。足下欲持是安归乎?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,名高天下,窃为足下危之。”

“功高震主”,指功劳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。“不赏之功”形容功劳极大,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赏赐了。“略不世出”是说谋略高明,世间少有。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韩信(影视剧照)

20 十面埋伏

21 四面楚歌

22 垓下之围

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刘邦趁项羽无备,楚军饥疲之际,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。约韩信从齐地(山东),彭越从梁地(河南东北部)南下合围楚军。五年十月,韩信、彭越未能如期南下。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(河南淮阳西北),楚军反击,刘邦大败而归。

为调动韩信、彭越攻楚的积极性,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,划陈(河南淮阳)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;封彭越为梁王,划睢阳(河南商丘)以北至谷城(山东东阿南),为其封地。由韩信指挥此战。韩、彭遂率兵攻楚;韩信从齐地南下,占领楚都彭城(江苏徐州市)和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,兵锋直指楚军侧背,彭越亦从梁地西进。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(安徽亳县城父集)北上;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,汉军形成从南、北、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,项羽被迫向垓下(安徽灵璧南)退兵。

十二月,刘邦、韩信、刘贾、彭越、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。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,将军孔熙为左翼、陈贺为右翼,刘邦率部跟进,将军周勃断后。韩信挥军进攻失利,引兵后退,命左、右翼军继续攻击。楚军迎战不利,韩信再挥军反击。楚军大败,退入壁垒坚守,被汉军重重包围。楚军屡战不胜,兵疲食尽。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:“人心都向楚,天下已属刘;韩信屯垓下,要斩霸王头”,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,军心瓦解,韩信乘势进攻,楚军大败,十万军队被全歼,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。刘邦于是还至定陶,驰入韩信军中,收夺了他的兵权,后改封韩信为楚王,都下邳(今江苏邳县东)。

这场决战,韩信和彭越把项羽围困在垓下,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,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,取得决定性的胜利。至此,楚汉战争基本结束。

23 多多益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记载:

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,各有差。上问曰:“如我能将几何?”信曰:“陛下不过能将十万。”上曰:“于君何如?”曰:“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”上笑曰:“多多益善,何为为我禽?”信曰:“陛下不能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且陛下所谓天授,非人力也。”

这段话翻译过来,就是皇上曾经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,认为各有长短。皇上问韩信:“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?”韩信说:“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。”皇上说:“你怎么样?”回答说:“我是越多越好。”皇上笑着说:“你越多越好,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?”韩信说:“陛下不能带兵,却善于驾驭将领,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。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,不是人力能做到的。”“多多益善”后世比喻越多越好。

24 伪游云梦

25 鸟尽弓藏

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锺离昧,家住伊庐,一向与韩信友好。项王死后,他逃出来归附韩信。汉王怨恨锺离昧,听说他在楚国,诏令楚国逮捕锺离昧。

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,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。高帝采纳陈平的计谋,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,南方有个云梦泽,派使臣通告各诸侯到陈县聚会,说:“我要巡视云梦泽。”其实是要袭击韩信,韩信却不知道。

高祖将要到楚国时,韩信曾想发兵反叛,又认为自己没有罪,想朝见高祖,又怕被擒。有人对韩信说:“杀了锺离昧去朝见皇上,皇上一定高兴,就没有祸患了。”韩信去见锺离昧并与之商量。锺离昧说:“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,是因为我在你这里,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,我今天死,你也会紧跟着死的。”于是骂韩信说:“你不是个忠厚的人!”终于刎颈身死。

韩信拿着他的人头,到陈县朝拜高帝。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,押在随行的车上。韩信这时才反应归来,说:“果真像人们说的‘狡兔死,走狗烹;高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’。现在天下已经平安,我本来应当遭烹杀!”皇上说:“有人告发你谋反。”就给韩信带上了刑具。到了洛阳,高祖又赦免了韩信的罪过,改封为淮阴侯

后世以“伪游云梦”代指阴谋诡计。“鸟尽弓藏”则由俗语“狡兔死,走狗烹;高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”演化而来。

26 居常鞅鞅

《史记?淮阴侯列传》中说:“信知汉王畏恶其能,常称病不朝从。信由此日夜怨望,居常鞅鞅,羞与绛、灌等列。”意思是说,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,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。从此,韩信日夜怨恨,在家闷闷不乐,和绛侯(周勃)、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。“居常鞅鞅”的意思是,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。

27 钟室之祸

《史记?淮阴侯列传》记载:

汉十年,陈豨果反。上自将而往,信病不从。阴使人至豨所,曰:“弟举兵,吾从此助公。”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,欲发以袭吕后、太子。部署已定,待豨报。其舍人得罪于信,信囚,欲杀之。舍人弟上变,告信欲反状于吕后。吕后欲召,恐其党不就,乃与萧相国谋,诈令人从上所来,言豨已得死,列侯群众皆贺。国相绐信曰:“虽疾,强入贺。”信入,吕后使武士缚信,斩之长乐钟室。信方斩,曰:“吾悔不用蒯通之计,乃为儿女子所诈,岂非天哉!”遂夷信三族。

这段话翻译过来,大概意思是:汉十年,陈豨果然反叛。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,韩信托病没有随从。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:“只管起兵,我在这里协助您。”韩信就和家臣商量,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,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。部署完毕,等待着陈豨的消息。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,韩信把他囚禁起来,打算杀掉他。他的弟弟上书告变,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。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,又怕他不肯就范,就和萧相国谋划,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,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,列侯群臣都来祝贺。萧相国欺骗韩信说:“即使有病,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。”韩信进宫,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,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。韩信临斩时说:“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,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,难道不是天意吗?”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。

28 勋冠三杰

刘邦在取得天下后,设宴请群臣饮酒,在问及为什么我(刘邦)会得天下,而项羽会失天下时,众臣总结了许多理由,而刘邦却说:“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镇国家,抚百姓,给饷馈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;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三者皆人杰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。”张良、萧何、韩信,是汉朝开国元勋。“勋冠三杰”的意思是说,功勋超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张良、萧何和韩信。

29 独当一面

《史记?留侯世家》记载说:“而汉王之将,独韩信可属大事,当一面。”“独当一面”是说能力出众,能够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。

骁字寓意是什么意思(骁含义是什么意思)

韩信(影视剧照)

30 伐功矜能

“假令韩信学道谦让,不伐已功,不矜其能,则庶几哉,于汉家勋可以比周、召、太公之徒,后世血食矣。不务出此,而天下已集,乃谋叛逆,夷灭宗族,不亦宜乎!”

以上这段话的意思是,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,不夸耀自己的功劳,不自恃自己的才能,那就差不多了。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周公召公、太公这些人相比,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。可是,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,而天下已经安定,反而图谋叛乱,诛灭宗族,不也是应该的么。

“伐功矜能”的含义是说,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,形容居高自大,恃才傲物。

还有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,“生死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”等俗语,都说的是韩信。

韩信,作为一代战将,著名的军事家,在帮刘邦建立大汉后,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,年纪轻轻,就被刘邦以“谋反”的罪名诛杀,成为帝王的牺牲品。英雄的悲剧,常使后人扼腕叹息。

(照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)

参考资料:司马迁《史记?淮阴侯列传》

读史可以明鉴,知史可以启智。

欢迎关注“左右说历史”,欢迎阅读、观看、评论、点赞、收藏、转发,您的关注,是左右创作的不竭动力。

天赐佳名网,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网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cjm88.com/2436.html